我们该怎么活在这世上

星期二, 九月 26, 2006

下午看完了Peter Singer的畅销伦理书How Are We to Live,立即就跑到图书馆把它还了,回来的路上才想起,是否应该写一段书评。

这本书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当时的全球畅销书,作者Peter Singer则是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澳大利亚人但在普林斯顿教伦理学。这本书讨论的是人与道德的问题,批评的是20世纪初从尼采开始的道德相对论的观点(Relativism)。西方世界经过了几个世纪一系列的思想运动,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反改革)、启蒙运动、产业革命、妇女解放到20世纪的多元文化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绝对化的“道德”——最著名的注释当然是尼采的名言“上帝已死”。

但问题是,道德的死亡,加上资本主义在80年代的泛滥与90年代的全面胜利,形成的新问题是生命意义的匮乏。金钱、物质追求成为唯一的目标,“成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然而再多的成就也无法弥补人们心灵中的空虚。

Singer提出的一个很正确的观点是,每个人心灵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外部的因素得到改善的。书中提到一对夫妇,为了解决心中的苦闷,可以天天找心理医生治疗,甚至度假也要和心理医生的假期安排在一起,自己收入的四分之一花在了心理治疗上;然而即使如此,也无助于改善自己的心情。Singer认为,过度找寻、检视自己心灵内的问题,可能根本无助于解决这种空虚。而如果能够从外部来解决问题,花一些时间从事有助于别人的工作,其实可以给与我们极大的满足感。

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古希腊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Sisyphus原是古希腊的一个神,因犯了错被贬到人间,并被罚把一块大石头滚到一座山上。然而每当快要接近目标时,他就再也无法忍受石头的重量,让石头滚落回地面,而Sisyphus也就要重新来过,如此反复,直到永远。心理学家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Sisyphus在重复运石头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一种是他选择搬运小一些的石头到山上,然后用那些石头在那里建起一座神庙;另一种则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终极目标,一定要把这块大石运到山上。Singer认为,前者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改变了世界,让其他人也得益。而后者则更像是心理学家的建议,只是给自己打气、让自己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在神话中,Sisyphus永远达不到目标;而在现实中,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另一段空虚的开始。

选择做一些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无论多么渺小,都是有意义的,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