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

星期五, 四月 18, 2008
每次乘坐伦敦地铁,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幕是到站后自动扶梯上的情景。伦敦地铁大都挖得极深,空间又比较狭小,上下都只有自动扶梯代步;而每天上下班高峰时,也总有赶时间的人无法忍受自动扶梯缓慢的移动速度。车到站后,人流抵达自动扶梯的那一刻,人们都自觉地靠扶梯右侧站立,在左侧留出空间,给那些赶时间的人步行出站。自动扶梯右侧的人潮固定不动,左边的人流则不受阻碍地快速向上爬行;偶尔有站错边的乘客,都很快会被身后的人提醒;而大部分人则是在上电梯之前就注意到排队的秩序,自觉地选边站。每次看到这幅景象总是让我感慨,英国人不像美国人那样喜欢把爱国挂在嘴上,但却丝毫都不缺乏民族凝聚力。即使是在以秩序闻名的新加坡,经过许多次宣传之后地铁里的乘客还是都不会主动地靠右站立。

这种自觉,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新加坡的秩序来自于严厉的执法,可一旦缺少了制裁机制,人本性里的懒散就体现了出来。能够用法制创造出一个有秩序、有凝聚力的社会,已经很不容易;但更可贵的,却可能是这种自发的秩序。乘电梯只是一件小事,但体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民族是否能够自动自发地合作做好一件事。

我觉得这次西藏和圣火事件,就是体现中国人的这种凝聚力的时候。中国网民自发地在MSN上加上红心;中国消费者自发地要在5月1日抵制家乐福一天,本质上这其实和伦敦地铁里的乘客是一样的——能否自己组织起来,创造出一种秩序,或者发出同一种声音?有些自命清高的人嘲笑网民在MSN上加红心的行动幼稚浮浅,批评抵制家乐福的消费者是在发泄民族主义的非理性情绪。在我看来,这些批评都傲慢得毫无道理。这些行为与其他也许更“实质”的爱国行动并不抵触;通过这些行动,中国人既向世界发出清楚强烈的声音,又是我们民族凝聚力最好的体现。实质重要,表象也同样重要。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有许多注重表象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方式。

更何况这种抵制有其实际的意义。许多自由民主等所谓普世价值的信仰者,总喜欢谈些什么“公民社会”之类的概念。什么是公民社会?说到底就是为他人着想、自发地组织自己的社会与团体,而不仅仅是在政府的威迫强制之下来维护秩序、结社发言。而这次的事件,最大正面的意义就在于中国人自主自发地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MSN,通过抵制,通过海外中国人的护圣火和游行,通过网民对西方媒体谬误的揭露。这就是公民社会的体现;真正的公民社会才不会只允许一种价值观存在。一个城市的人民游行抗议最后迫使一家化工厂迁址建设如果能算是公民社会的体现,那么整个国家的人民通过一天的抵制行动来抗议某些西方企业、组织和个人干涉自己国家的内政、藐视自己国家的主权,是更大规模的公民社会。这就是一次公民社会的实验。

这次对家乐福的抵制,还是很理性的:没有人在叫嚣要永远抵制法国货或法国超市,我们只是要在那一天让法国感受到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抵制一下身边最贴近他们的法国品牌,难道还不够实质?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