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胜利

星期四, 一月 17, 2008
那么快就已经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好像就已经近在咫尺了。我还记得我看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爸妈给我买的一本《百年奥运》,那次正好是现代奥运会百周年。那本书后来被我翻得封面都掉下来了,有一段时间我能把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地都倒背如流。奥运会是我看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往大一点的方向说,奥运会对中国人也是一个看世界的窗口、一个把全国凝聚在一起的力量。80年代的中国是民族自信心低落的时候,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列金牌榜第四,却让人振奋。那时的中国也是相对封闭的国家,许多人是通过看奥运会的转播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到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那种举国欢腾的景象更是少见。

北京奥运对中国的意义,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很多人不断提到过了。而我觉得,这里的象征意义不只限于中国的崛起。1896年的奥运会,满清政府收到了参赛邀请,却不屑回复。当年的中国是一个已经经历了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以及更具羞辱性的甲午战争的中国;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帝国,却依然保持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心态,不屑参与或者了解洋鬼子搞的玩意儿。

一百多年后的中国,却以能够申请到奥运会的主办权为荣;在筹备的全过程中,中国人以“国际化”、“国际水准”之类的东西来要求自己,重要场馆的设计全部在全球招标,最终采用的方案也都是外国设计师的作品。中国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傲慢,而是急切地要融入这个非常西方化的世界。

其实奥运会本身也就是西方文明的象征。奥运会源自古希腊,那是西方文明的三大源头之一(另外两个是古罗马和希伯来文明),也是近代以来西方人最推崇的文明,因为它代表了人文主义和科学探索的精神。1896年法国人顾拜旦创办现代奥运会,也就是为了弘扬这种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体育竞技,一直以来也是好战、崇尚武力的西方人所醉心的东西。到了80年代,主宰世界的美国人更是把奥运会演变为一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业盛会。

所以那些至今还在以人权之类理由反对北京奥运的西方人,其实根本没搞懂北京奥运会的意义。当超过90%的中国欣喜地迎接奥运会的时候,这所体现的其实是中国人正在急切地接纳曾经被他们唾弃了100多年的“蛮族”文化,这标志这西方文明已经成功地征服了13亿中国人,这是利玛窦、汤若望、马礼逊等等无数西方学者付出了巨大艰辛、尝试了几百年都没有做到的事。如果文明间真的有冲突、真的是不断竞争的关系的话,那北京奥运其实就代表了西方文明最后的胜利。坚船利炮没有让中国人屈服,奥运会却倒实现了和平演变。老外们,你们应该高兴才对。

标签: ,

1 Comments:

Anonymous 匿名 said...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国的崛起相伴随而来的也正是大国的心态。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华夏文明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拓视野去审视自己,眺望世界,努力以一颗包容的心接纳学习百家之长。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宇宙。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能克服任何困难。所谓的“人权斗士们”,为什么不呢?

3:00 下午  

发表评论

<< Home